发布时间:2025-07-04 17:27:05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多措並舉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優化外貿市場布局、激發外貿主體活力;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打造世界一流並購標杆;建議通過降低港股通門檻等製度創新以釋放更多港股市場的紅利;建議加強對中小企業“出海”的精準服務;發展銀發經濟,激發銀發消費活力……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政協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吳富林:
穩定對外貿易發展 強化外貿金融支持
◎記者 馬慜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吳富林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在這一背景下,做好穩外貿工作至關重要。
“外貿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據吳富林介紹,2024年我國對外貿易規模創曆史新高,呈現總量、增量、質量“三量”齊升的特征:總量方麵,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增量方麵,外貿增長規模達到2.1萬億元,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外貿總量;質量方麵,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自主品牌出口創新高,新業態活力持續湧現,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0.8%。
圍繞下一步如何做好穩外貿工作,吳富林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麵著手:優化外貿市場布局、激發外貿主體活力、挖掘貿易創新發展潛力、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強化外貿金融支持。
就優化外貿市場布局方麵,吳富林建議,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合作平台的機遇,深化經貿合作,拓展新興市場貿易,提升外貿市場多元化水平。加大對重點地區港口的建設和投資力度,充分發揮其貿易樞紐作用。
就激發外貿主體活力方麵,吳富林建議,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提高在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著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外貿龍頭企業,發揮其在技術、業態等方麵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對民營和中小微外貿企業,在減稅降費、出口退稅、資金資信等方麵強化支持,降低運營成本。在信息共享、風險識別、國別市場分析等方麵,為企業提供幫助,降低經營風險。
就挖掘貿易創新發展潛力方麵,吳富林建議,促進傳統貿易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升貿易效率。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加強海外倉建設,針對其主體多元、經營靈活、線上發展、輕資產運營等特征,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引導企業合理進行海外布局。發揮我國產業門類齊全和製造業技術先進的優勢,拓展中間品貿易,吸引更多中間品在我國設計、製造、營銷、服務。因國製宜、一國一策,加強海外園區建設,推動企業和產業集群出海,形成集聚效應。
就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方麵,吳富林建議,自主創新和引進吸收相結合,增強我國產業鏈的安全性、競爭力。支持重點產業鏈核心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整合資源,提升抗風險、抗擊打能力。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布局,建立產業轉出地和國內承接地利益共享機製。
就強化外貿金融支持方麵,吳富林建議,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積極幫助外貿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我國支付機構和金融機構“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結算服務,幫助企業提高資金周轉效率。發展中長期和小幣種外匯衍生品交易市場,為外貿企業提供多樣化金融避險工具,降低匯率風險。研究完善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機製,發揮金融乘數效應。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資產評估集團董事長範樹奎:
發揮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領作用
打造更多並購標杆
◎馮心怡
“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產業發展的‘風向標’。”長期以來,全國政協委員、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樹奎十分關注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話題。他認為,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同時也存在估值偏低、創新活力不足、並購不活躍等問題。
在範樹奎看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應通過市值管理、吸收合並、並購重組等方式,樹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產業升級轉型、科技創新標杆典範,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打造世界一流並購標杆。
範樹奎認為,應支持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將優質業務板塊分拆上市,加強產業重組並購,特別是要推動專精特新業務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鼓勵專業機構充分發揮價值發現功能,幫助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現資產重組,並進行價值重估,助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現價值重塑,引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向新質生產力領域轉型升級。
結合日常工作心得,範樹奎認為,要支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進行跨界整合,多鼓勵傳統行業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開展跨界並購,進一步明確支持方向、重點領域和保障措施,建立包容審慎的監管機製,為跨界整合提供寬鬆環境。特別是國有控股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可通過並購重組或跨界整合,進入新興領域。
在範樹奎看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成為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引領者,要將未盈利的科技企業作為並購重組標的,探索樹立案例標杆;要積極推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支持專業機構實踐“三新企業”價值特性估值體係,提升監管機構對估值方法與指標運用的接受空間,指導研發科創企業運用市研率等創新估值指標。
對於經營困難的國有控股小市值及傳統行業上市公司,他認為,應鼓勵這些公司通過合並重整等多渠道實現產業升級,減少退市風險,釋放資本市場資源空間。比如,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重整比率,國資監管部門指導協助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運用重整加重組並購方式,化解債務風險,獲得再生發展機會;再如,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傳統行業、小市值公司,積極引入產業投資人和財務投資人,加大事前引導防險、事中跟蹤重組、事後支持發展的力度,圍繞破產重整後企業價值的修複和經營層麵的賦能,給予重整企業重獲新生的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
降低港股通投資門檻
全方位賦能企業發展
◎記者 唐燕飛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持續向好,未來十年有望為全球資本市場提供核心資產。當前是全球投資者增配中國資產的黃金時間窗口。”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重點關注促進資本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等方麵的話題,建議通過降低港股通門檻等製度創新以釋放更多港股市場的紅利。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持續對外開放,港股通作為連接內地與港股市場的重要橋梁,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機會。閻峰認為,持續擴大和優化現有的互聯互通機製,對港股市場發展至關重要。
“降低港股通投資門檻,將有助於擴大投資者基礎。”閻峰表示,這一舉措能讓更多投資者有機會分享港股市場中優質企業成長帶來的紅利,並顯著提升港股市場的流動性,改善交易活躍度,為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創造更好的交易環境。與此同時,也將有助於促進資金、信息和資源的雙向流動,助推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
閻峰認為,隨著互聯互通機製的不斷完善,中國資本市場未來將更加開放、包容和高效。
隨著內地與港股市場協同發展不斷深入,許多內地龍頭企業登陸港股市場,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和全球影響力的提升貢獻力量。閻峰表示,在這一進程中,政策支持、市場協作和企業努力缺一不可。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是實現多元化融資與國際化發展的選擇。”閻峰認為,內地企業到港交所上市,可以更好助力港股市場的發展。此外,內地龍頭企業通過港股市場走向國際,可以提升它們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閻峰說,內資券商應全方位為內地企業發展賦能,為企業跨境上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近幾年,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的龍頭企業紛紛在港股上市,內資券商應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在上市架構設計、財務與法律合規輔導、發行定價、並購等方麵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服務。“內資券商在企業跨境上市時不僅是助手,更是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戰略夥伴。”閻峰說。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
事業產業“兩手抓”
更好發展銀發經濟
◎記者 劉逸鵬 馬嘉悅
“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人,但人口老齡化並不代表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實際上,隨著全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健康狀況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近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建言發展銀發經濟等。
金李認為,銀發經濟不僅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答題”,也是經濟增長的“加分項”。“我國老年群體的需求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他們既有對衣食住用行的實物需求,也有對健康養老的服務需求,還有對休閑娛樂等‘詩和遠方’的新需求。”金李說,老百姓在養老方麵的關注點,就是銀發經濟的發力點。
在金李看來,銀發經濟在供需兩端都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到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體量預計可以達到30萬億元左右;到2050年,銀發經濟將至少可以提供1億個就業崗位。“銀發經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將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如何發展銀發經濟?金李認為,銀發經濟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產業,因此,發展銀發經濟,要堅持事業產業“兩手抓”:一手抓民生“急難愁盼”,一手抓銀發潛力產業。
“銀發經濟也是人文經濟。當我們討論銀發經濟時,本質上是在探討一個關乎文明溫度的命題。我們應該如何‘優雅地老去’,這一話題既包含對生存需求的滿足,更包含對精神家園的滋養。”金李說,“銀發經濟也是關乎未來的‘青春’事業,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參與。”
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董事會主席蔣穎:
多方協同多措並舉
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記者 宋薇萍
“今年全國兩會,我重點就中小企業在數字化時代如何轉型提出建議。這是實現企業質量和效率提升的關鍵,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的重要推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董事會主席蔣穎近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過去一年,我尤其關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創新機製和創新業態。我調研發現,中小企業正麵臨著一場關乎生存與發展的數字化變革。”蔣穎說,對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並非簡單的軟件升級,而是一項涉及經營模式、生產流程、供應鏈管理等方麵的全方位變革。“一般性的中小企業若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完成從設備投入到係統建設、人員培訓等各環節,至少要花4年至5年的時間,投資額在150萬元以上。這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不少企業隻能望而卻步。”蔣穎說。
人才短缺也是阻礙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一大難題。“數字化人才不足,加上不少企業內部缺少具備數字化能力的管理者,導致不少企業轉型困難,數字化水平難以有效提升。”蔣穎說。
蔣穎認為,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破局的關鍵在於多方協同,“應從優化金融支持、打造數字化轉型方案和吸引數字化人才等方麵多措並舉,降低中小企業轉型成本,提高中小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力”。
蔣穎認為,可通過樹立數字化示範企業以及推廣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式助力轉型。支持行業龍頭和鏈主企業開展3至5年數字化轉型計劃,為上下遊企業提供可複製方案。主動牽引相關配套中小企業構建數字化轉型產業鏈協同平台。發布中小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指引,明確人工智能應用的主要模式和典型路徑。支持開源人工智能項目提供訓練框架和開源代碼,引導中小企業參與開源項目,降低人工智能部署開發門檻。鼓勵建設行業數據集,為中小企業提供用於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的高質量數據。
近年來,企業“出海”成為熱潮。蔣穎表示,當下完善對外投資促進和服務體係非常重要,建議加強對中小企業“出海”的精準服務,助力中國企業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持續經營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
蔣穎今年再次關注電池護照體係建設。她說,近年來,全球貿易規則對產品碳足跡和綠色屬性的要求日趨嚴格,電池護照已成為我國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關鍵準入條件。然而,我國電池護照體係建設仍麵臨諸多挑戰,包括碳足跡管理體係尚未形成、數據追蹤與管理體係建設難度大、回收體係不完善等問題。“建議加快推進電池護照體係建設,以提升我國電池產業的綠色貿易競爭力。”蔣穎說。
全國政協委員、董事長李連柱:
擴圍“以舊換新”政策
挖掘銀發群體市場需求
◎記者 唐燕飛
“近年來,國家對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在綠色低碳轉型、適老化產業發展等領域,市場活力顯著增強。”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關注挖掘銀發群體市場需求等話題。
“銀發經濟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賽道。”李連柱說,當前老年人家電、家具超齡使用現象較為普遍,但現行“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對象向老年人傾斜力度不足。比如,現行“以舊換新”目錄中缺乏護理床等老年人剛需產品。
李連柱建議,擴圍“以舊換新”政策,激發銀發消費活力。“可將護理床、升降櫥櫃、防滑扶手等適老化家具和智能健康設備納入目錄,並對生產和銷售適老產品的企業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這樣既可以精準匹配老年需求,又能降低企業的參與門檻。”
李連柱認為,家居企業要通過精細化的適老化安居設計,為養老事業的發展注入動力。“頭部家居企業可推出‘適老化套餐’、配套折扣券等政策,提供‘舊家具拆解、適老設計、新品安裝’全鏈條服務,真正將‘銀發浪潮’轉化為‘長壽紅利’。”他說。
“公平競爭秩序的形成,需要經營者自覺守法、誠信經營。”李連柱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涉企收費清單和投訴平台 ,保障企業合法權益。針對家居行業特點,明確“抄襲設計”“數據竊取”等行為的法律責任,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形成誠實守信的商業文化十分重要。”李連柱說,家居行業應構建信用生態體係,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各項製度,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李連柱有著長期推動家居行業轉型升級的經驗,他感受到,隨著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傳統家居企業也在變得更“智能”。
李連柱說,尚品宅配目前已基於技術研發實力和庫,打造出了“AI設計工廠”,實現了設計流程的前後連接與無縫整合;門店也能夠利用“AI設計工廠”快速為客戶製定方案,後續與客戶溝通修改細節,提升了生產效率。
“公司已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發展的關鍵動力。”李連柱說,人工智能的加持,提升了家居製造效率,也降低了設計難度。當前,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製造業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未來,家居行業需要進一步深度擁抱人工智能。
欢迎分享转载→ gcaac.5sokj.com